2025年9月8日
德职纪委副书记—许金良
按照组织安排,2025年5月6日至8月31日,我被省委抽调参加派驻济南市莱芜区“四进”工作支队工作,担任纪检副支队长,并在支队临时党支部选举后担任支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。工作中,坚持政治站位、认真履职,圆满完成各项任务。工作结束考核评价中,成绩突出,考核优秀,被省“四进”办公室授予“优秀纪检副队长”荣誉称号,中共济南市莱芜区委也向我校发来感谢信。
到任后,我迅速转变身份、适应工作岗位,扎实开展各项工作。四个月来,从思想建设、制度建设、廉洁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,持续筑牢纪律防线,团结带领莱芜支队全体队员锻造了过硬铁军,以过硬素质、优良作风、良好形象狠抓落实,促进了省委、省政府部署安排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,有力服务了莱芜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党建铸魂固根基,淬炼初心担使命
传承并创新发展支队“莱之路”党建品牌,多措并举锤炼过硬政治品格。一是深学细悟守初心。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校准初心航向。围绕“理论学习+研讨交流+督导调研+解决问题+推动工作”闭环理念,创新“1+N”学习模式(围绕一个主题,多途径多形式深化学习),着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守初心、担当使命的过硬本领。二是严实作风砺实心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健全“学查改立”联动机制,深度融入“四进”督导服务实践,让为民、务实、清廉的初心本色在实干中熠熠生辉。持续深化作风建设,坚持思想教育为先导、纪律建设为抓手、实践行动为载体,扎实推进支队党的建设走深走实。三是多元载体淬丹心。7月1日,主动为支队全体党员讲授党课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不移将党的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》,主要从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什么?”“当前支队突出问题有什么?”“一严到底抓什么?”“党员干部带头做什么?”四个方面与同志们探讨交流,引导党员干部将落实规定内化为自觉行动。邀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政委王兆宇将军,讲述“两弹一星”的传奇故事,引导队员们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,涵养以身许国的赤诚初心与崇高境界。每月精心组织主题党日活动,赴房干精神展馆、莱芜战役纪念馆、不忘初心教育展馆及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,引导支队成员既在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中感悟信仰伟力,又在反面典型警示镜鉴中长鸣警钟。
二、督帮双驱促落实,任务攻坚提质效
莱芜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,下辖8个街道、7个镇,人口近百万。产业门类较多、市场主体众多,经济、社会、民生、安全等各项工作面广量大。为精准掌握数据,我和队友们坚持扩大样本量与覆盖范围的基本思路,坚持“学习政策,督导研讨;前期对接,指导备查;现场核查,解剖麻雀;分头督导,逐项核查;集中讨论,会商联审;队长把关,及时提报”的六步工作法。足迹遍布政府部门、乡镇(街道)、社区(乡村)、企业、“九小场所”及山林、河流、水库等1500余个场所点位,累计行程10500余公里。发现并上报问题900余个,完成问卷1000余份,高效完成22项专项督导调研服务任务,提交高质量督导调研报告17篇,创新实施7项自选动作,其中5个项目落地见效,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篇,受到省委“四进”办公室和莱芜区委的好评。
三、创新服务破藩篱,督导赋能显成效
深刻践行“督导即服务”的理念,主动下沉基层、贴近群众,甘当纾难解困的“店小二”,通过“四不两直”走访、蹲点调研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精准破解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。
(一)纾困攻坚消堵点,激活发展新动能。针对莱芜钢厂多,钢渣积存难题,我积极配合队长工作,召开专题研讨会,集思广益,协调出台金融支持政策,推动莱芜钢渣应用高速公路项目落地,年消纳量将达30-50万吨以上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针对贾家庄村违规堆积石膏问题,和队友主动下沉一线,协调企业消纳石膏4万余吨,有效化解群众环保焦虑,赢得群众广泛好评。
(二)拓径赋能探新路,生态治理树标杆。在完成省“四进”办公室部署的“非法倾倒、填埋固体废物专项督导”任务中,支队联合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“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消纳专项调研”。提出“回填利用+生态修复”技术体系方案,并得到济南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与批示。
(三)政策春风拂企暖,技改资金注活泉。带领支队党员化身“政策服务员”,精准辅导莱芜相关企业对接技改政策,助力5家企业申报“技改项目奖补”,其中4家已通过审核,预计争取奖补资金1223万元;协助2家企业申报“技改专项贷贴息”资金,1家企业获批省级财政贴息52万元。
(四)聚力民生护冷暖,枝叶关情见真章。和队友一起,深入调研残疾人托养需求,形成专题报告获省残联和莱芜区主要领导同志批示,推动托养服务提质增效。督导防汛工作时,对都市花园7号楼下水管道破裂致多户地下室积水问题,协调相关部门现场办公,组织抢修,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(五)科技助农谋发展,生态富农促振兴。充分发挥队友专业优势,积极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,汇聚干事创业的合力。组织支队队员青岛农业大学周善跃教授,深入田间地头,为农户讲解并指导作物病虫害精准绿色防控技术;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推动农业农村生态发展,带领社会实践学生团队向农户宣讲推广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。这些活动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,保护地方生态,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,受到中华网、大众网等相关媒体报道。
四、铁纪塑形严管理,队伍淬炼铸铁军
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,在“四进”期间,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,积极引导队员知规矩、明底线,让纪律为日常工作保驾护航。
(一)制度约束刚性化。一是严格执行“三个独立”“四管八不”纪律要求,修订住宿、用车、请销假、日常行为规范等10余项制度,编印形成《莱芜支队制度汇编》。二是严格落实“离队退房”、用车里程公示、餐费AA制管理等机制,厉行节约,提倡开门办公、“光盘行动”“人走灯灭”,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。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,提高档案管理标准,对党的建设、作风建设、队伍管理以及督导调研等工作资料,均做到详实归档、完整留存,确保不漏项、不缺项。
(二)监督执纪常态化。创新思路举措,以严实监督为抓手,期间运用“水印相机”APP定位查岗、在夜间通过电话抽查,节前发布提醒函,我全程跟组督查,开展谈心谈话全覆盖,并组织队员签订“四进”工作承诺书22份,扎实推进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切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。
(三)关怀润心聚合力。从细微之处见真情,以温馨家园聚人心,着力打造团队凝聚力。推行“生日面”“圆桌餐”等暖心举措,开展“大谈心”活动帮助解决队员家庭困难;组建乒乓球、羽毛球等兴趣小组,促进了支队成员身心融合,解除了队友们的后顾之忧,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。
省委“四进”工作虽然结束了,但支队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、严谨细致的工作方法也给我一些很好的体验与启示: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纪委工作,核心是聚焦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将监督融入到办学治校全流程,既守住廉洁底线,又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具体可从三方面发力:一是精准监督,紧盯关键领域。重点监督招生录取、基建工程、物资采购、科研经费、校企合作等廉政风险高发环节,用“嵌入式”监督堵住漏洞。二是深化教育,筑牢思想防线。结合我校师生特点,通过案例警示、廉洁课堂、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,让廉洁教育更接地气、入脑入心,覆盖全体领导干部、教职员工。三是协同联动,凝聚监督合力。加强与学校党委、上级纪委及校内各部门的沟通,构建“纪委监督+部门自查+师生监督”的立体体系,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。
时光荏苒,韶华不负。学校成功创建省“双高校”,这也预示着我校又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同时对我们纪委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下一步,我将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,积极主动协助卢长宾书记,与同事们一道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做好德州职院的纪检监察工作。